很多来院的患者都有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每次去检查乳腺,医生都会给我开单去做乳腺彩超呢?”
“彩超报告单上的BI-RADS分类是什么意思啊?我是不是得肿瘤了?”
乳腺彩超真的这么重要吗?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做乳腺彩超,以及如何解读乳腺超声检查的BI-RADS分级~
乳腺彩超
筛查和早发现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乳腺癌防控措施之一。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乳腺癌诊断将占女性所有新诊断癌症的31%,乳腺癌也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通过早期诊断、提高人们对乳腺癌的认识、乳腺癌筛查和治疗改进等,使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逐年下降。乳腺癌筛查是对无症状妇女进行乳腺检查,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建议一般风险人群(除高风险人群以外的所有女性)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之前[2]。乳腺外科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有钼靶、超声和MRI,这三种检查各有侧重,适合人群也不同。乳腺超声检查能清楚地了解乳房情况,适合于任何年龄,是年轻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乳腺致密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是良性病变或临床可疑囊性病变患者的首选检查[3]。乳腺彩超对肿块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准确反映出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界、回声、血流信号等,但对于部分细小钙化较难显示,而乳腺钼靶可以发现乳腺内的细小钙化,故两种影像学检查互补,不可替代。一份超声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超声图像、超声描述、超声提示。彩超报告的最上面排列的是超声医生选取的一些对诊断有关键作用的、比较典型的乳腺部位图像,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图像了解病变的大小和层次等情况。图片下面的文字是对本次乳腺彩超检查的超声描述,内容包括腺体层结构、组织结构、回声、乳腺导管是否扩张等,例如对乳腺肿块的描述包括大小、形态、边界、边缘、钙化、回声、血流信号等。彩超报告的最下面也就是本次彩超检查的“结论”部分了,诊断多采用BI-RADS分类,那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乳腺彩超BI-RADS分类结果该如何解读吧~
关爱乳腺健康
BI-RADS分类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The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是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出版的指导性文件,其后经历过4次修订,至2013年第5版。BI-RADS包括X线、超声、MRI三种影像学,使用统一的专业术语和标准诊断归类,对乳腺的影像学正常与异常情况作出诊断报告规范,使影像学结果能清楚、一致的传达给临床医生,加强影像医生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效率,提高不同报告者之间的一致性,以指导临床医生进行下一步诊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参照2013年美国放射学会的BI-RADS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分类标准[2]:
评估是不完全的:
BI-RADS 0类: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线检查或MRI等)进一步评估。
在多数情况下,超声检查可对乳腺进行全面的评估。当超声作为初次检查时,下列情况则需要进一步做其他检查:一种情况是超声检查乳腺内有明显的病灶而其超声特征又不足以作出评价,此时必须借助乳腺X线检查或MRI;另一种情况是临床有阳性体征,如触及肿块、浆液性溢液或乳头溢血、乳腺癌术后及放疗后瘢痕需要明确是否复发等,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也必须借助乳腺X线检查或MRI对乳腺进行评估。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BI-RADS 1类:阴性。临床上无阳性体征,超声影像未见异常,如无肿块、无结构扭曲、无皮肤增厚及无微小钙化等。
BI-RADS 2类:良性病灶。基本上可以排除恶性病变。根据年龄及临床表现可每6~12个月随诊。如单纯囊肿、乳腺假体、脂肪瘤、乳腺内淋巴结(也可以归入1类)、多次复查图像无变化的良性病灶术后改变及有记录的经过多次检查影像变化不大的结节可能为纤维腺瘤等。
BI-RADS 3类:可能良性病灶。建议短期复查(3~6个月)及加做其他检查。根据乳腺X线检查积累的临床经验,超声发现明确的典型良性超声特征如实性椭圆形、边界清、平行于皮肤生长的肿块,很大可能是乳腺纤维腺瘤,其恶性危险性应该小于2%,如同时得到临床、乳腺X线检查或MRI的印证更佳。新发现的纤维腺瘤、囊性腺病、瘤样增生结节(属不确定类)、未扪及的多发复杂囊肿或簇状囊肿、病理学检查明确的乳腺炎症及恶性病变的术后早期随访都可归于此类。
BI-RADS 4类:可疑的恶性病灶。此类病灶的恶性可能性为2%~95%。一旦评估为4类即应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不完全符合良性病变或有恶性特征均归于此类,目前可将其划分为4A类、4B类及4C类。
4A类更倾向于良性病变,不能肯定的纤维腺瘤、有乳头溢液或溢血的导管内病灶及不能明确的乳腺炎症都可归于此类,其恶性符合率为2%~10%;
4B类难以根据声像图来明确良恶性,其恶性符合率为10%~50%;
4C类提示恶性可能性较高,其恶性符合率为50%~94%。
BI-RADS 5类:高度可能恶性,应积极采取适当的诊断及处理措施。超声声像图恶性特征明显的病灶归于此类,其恶性可能性≥95%,应开始进行积极的治疗,经皮穿刺活检(通常是影像引导下的空芯针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
BI-RADS 6类:已经活检证实为恶性。此类用于活检已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局部治疗的影像评估。主要是评价先前活检后的影像学改变,或监测手术前新辅助化疗引起的影像学改变。
关爱乳腺健康

一般来说,BI-RADS分类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高,但通过穿刺活检等获得的病理学结果才是诊断的金标准。那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乳腺活检呢?
超声引导乳腺病灶和区域淋巴结穿刺活检适应症[4]
1.乳腺病灶:
BI-RADS≥4类;
BI-RADS3类且合并乳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
具有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指征;
需做病理学诊断的乳腺良性病变。
2.区域淋巴结:
影像学提示乳腺组织形态学和(或)结构异常,疑似转移。
后续通过病理活检结果可以明确诊断,良性疾病可对症治疗,若为乳腺恶性肿瘤需要进一步行分子分型检测、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END
参考文献:
[1]Siegel, Rebecca L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vol. 72,1 (2022): 7-33. doi:10.3322/caac.21708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 中国癌症杂志 31.10(2021):954-1040. 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1.10.013.
[3]Ma Wei, 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plasia of the mammary glands: Chinese Society of Breast Surgery (CSBrS) practice guideline 2021."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134.16(2021):1891-1893.
[4]Ma Jin-Fei, et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ultrasound-guided breast lesions and lymph nodes biopsy: Chinese society of breast surgery (CSBrS) practice guidelines 2021."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134.12(2021):1393-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