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

名师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讲堂 > 正文

爆发性1型糖尿病

时间:2017-07-05      作者:      浏览次数:

爆发性1型糖尿病患病率并不低,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大多在成年发病,发病时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大多数患者起病前两周有前驱感染病史,在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亦可分离出柯萨奇病毒、埃克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等。国外学者Shimada则认为,该病与脑心肌炎病毒(EMC)有关,并通过腹腔注射EMS复制出了类似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鼠模型。

2)自身免疫:日本Imagawa学者对发病5个月的三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进行胰腺活检,发现其β细胞几乎完全丧失,但患者既无胰岛炎的表现也无急慢性胰腺炎的证据,故提出暴发性1型糖尿病与免疫无关。近年,有人发现,GAD阳转,且2/3抗体阴性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其外周血GAD反应性T细胞增多。

3)遗传易感性:本病在黄种人发病率高于白种人。日本的发病率较高,我国、韩国及菲律宾亦有类似报道。多数证据显示,人类基因HLA与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但与经典的1型糖尿病的位点不同,目前报道尚不统一。

4)与妊娠有关:大多数女性的发病时间为妊娠中晚期或分娩后2周内,但这些患者起病前多有发热的前驱感染史,故也可能是感染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妊娠无关。

  二、暴发性1型糖尿病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但具有如下特征的患者需要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1)前驱感染史:70%以上的暴发性1型患者在起病前2周具有上感症状,以发热为主。部分患者出现消化系统表现,尤其是腹痛、恶心、呕吐等。

2)发病急骤:一般糖尿病症状在1周内就迅速发展为酮症酸中毒。

3)血糖与HbA1c分离:血糖较高而HbA1c接近正常,一般不超过8.5%

4)代谢紊乱严重:起病时随机血糖很高,一般在16mmol/L以上,大多超过30mmol/L

5)胰岛β细胞功能极差: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丧失,血尿中胰岛素及C肽极低。

6)免疫指标:目前报道不统一,起初认为,此类糖尿病的特点之一是胰岛自身抗体阴性,近年发现,患者可以伴有自身抗体的出现,因此,抗体是否阴性已经不再作为诊断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依据。

7)胰腺外分泌受损:多数患者的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及弹性蛋白酶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Imagawa以及其它多数学者认为,只要具备②③⑤条就可诊断暴发性1型糖尿病。

  三、治疗:

     爆发性1型糖尿病的治疗首先是针对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治疗,血糖的控制同一般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甚至要求佩戴胰岛素泵来更好地控制血糖。总体而言,患者血糖较难控制达标,胰岛功能几乎没有复原的余地。胰腺外分泌异常的处理类似与胰腺炎,但不管采取什么方案,一般需要23周左右才可以恢复正常。

    暴发性1型糖尿病较传统1型糖尿病更易发生微血管并发症,5年微血管并发症的累计发病率高达24.4%,而1型糖尿病仅为2.6%。所以,正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对于这类患者的长期预后非常重要。另外,临床工作中要认真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善于发现新的患者。 


上一条:食物中嘌呤含量一览表

下一条:糖尿病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关闭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来院交通路线】    
糖尿病教育门诊:023-89012755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注:本站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请遵医嘱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