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红,教授/主任医师,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访问学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7年。现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病学组副组长,重庆市预防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擅长糖尿病、肥胖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对汪教授的访谈算是从推开诊室大门那一刻开始,当时已是上午12点半过后,多数诊室里的患者都已结束就诊各自散去,可汪教授的诊室外仍有几个等待患者。她微笑着示意我稍等一会,我便坐在诊室的角落里安静的等她。正在就诊的是一位老年女性患者,或许是因为对疾病相关的知识还缺乏了解,患者一直哭丧着脸,唠叨着“真是造了孽才得病哦。糖尿病反正也治不好,你们医生来有什么用哦”。面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汪教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面带微笑一遍又一遍耐心的为患者解读检查结果,并安慰患者“老人家,这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只要您好好配合治疗,糖尿病也是可以控制的。你要对医生有信心,也要对自己的有信心。” 这一切被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是什么支撑着汪教授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这样十年如一日微笑着耐心对待患者?
我们的交谈在门诊结束后正式开始了。
问:“汪教授,您是怎么做到面对病人的不理解还能微笑面对呢?”
汪教授:“我们科的病人大多都是慢性病患者,他们不仅身体遭受病痛,心理上也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对医学知识不了解是他们抵触情绪的源头。作为医生首先要做的是耐心解答病人的医学问题,劝慰他们放下顾虑,和医生一起与病魔展开斗争。”
问:“让患者配合治疗您有什么诀窍吗?”
汪教授微笑着说道:“哪有什么诀窍,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美国弗雷明翰自1948年开始追踪数千名美国人的健康状况,几十年后他发现了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的策略。这是心血管发展的里程碑,我们现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指南的许多诊疗措施都源于这个研究。参与研究的人们会克服各种困难,从世界各地按期返回,并配合研究人员收集资料,为人类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参与者也为此引以自豪。每当有病人不配合,不理解,我就会给他们讲这个故事,告诉病人现有的医疗手段是数千名参与者牺牲自我换来的治疗方案。这样病人便会欣然理解并配合治疗,甚至还会鼓励其他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问:“汪教授,您一直致力于糖尿病与肥胖的研究,现在一些年轻人常常把减肥挂在嘴边,甚至有说法是喝口水都能胖,那么到底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肥胖呢?”
汪教授:“一般来说,人的体重指数在18-24kg/cm2之间都是正常的,如果体重指数在这个范围内,就不是肥胖,也不需要过度减肥。目前认为,体重指数超过28 kg/cm2就是肥胖。肥胖是因人体能量摄入和消耗的不平衡导致的,而喝水是没有能量摄入的,所以也不会造成肥胖。往往,如果摄入过多炸鸡、油条、汉堡等高热量食物,或是久坐不运动,就会导致肥胖。”
问:“糖尿病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那糖尿病和肥胖有什么关系呢?”
汪教授:“肥胖会导致人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中有50%的人群体型肥胖。肥胖患者,特别是腹型肥胖患者,更容易患糖尿病。肥胖患者常常会导致人体脂肪堆积,而脂肪细胞会通过一些脂肪因子、激素,导致人体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进而引起葡萄糖耐量降低,出现糖尿病。”
问:“对于肥胖人们一般不会联想到内分泌疾病,所以常常被忽视,那么作为普通大众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汪教授:对于库欣病,甲状腺功能减等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它往往伴发相关症状,如满月脸、水牛背、紫纹等。若在生活中发现有类似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确诊后积极配合,治疗肥胖相关的内分泌疾病。
问:“除了糖尿病和肥胖的诊治,您近年来在临床和研究方面也关注到了糖尿病肾病?”
汪教授:“是的,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1%,其中20-40%的病人会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也是尿毒症的首要原因。如果任凭病情发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给社会、病人家庭带来较大精神、经济负担。及早进行诊断和规范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绝大多数患者并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医生的职责就是要让更多人认识糖尿病,防范糖尿病肾病,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指标。”
问:“通过访谈可以看出,您不但精心尽力于临床治疗,也在医学科研道路上探索新的领域,对于正在医学路上奋进的年轻医学生们,您有什么建议呢?”
汪教授:“我认为,无论一名医生有多高的造诣,都应该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想病人之所想,忧病人之所以虑,学会用微笑的方法解除病人的顾虑。三分去治疗,七分去关怀,同时,做为年轻的医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跟进学科的前沿动态,精进诊疗技术。总而言之,永远不能停止学习。”
通过一番交谈,我看到了汪教授身上对医学的执着和对患者发自内心的爱护。医务工作者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社会人,也许药物能治疗生理上的疾病,但他们更需要的是来自医学专业人员的关怀。最后感谢汪教授在访谈中授予我的点滴教诲,希望能够通过文字让更多人感受到爱,把爱传递出去。
撰稿 许晓
审稿 刘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