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肿瘤内科学会(KSMO)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培养肿瘤内科学专业知识。KSMO已在韩国发展成为由医生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组成的最大的全国性癌症组织,致力于采用多学科方法在韩国实现最佳癌症护理。此届会议以“Collaboration beyond borders, Cancer research beyond limits”为主题,涵盖癌症研究和多模式治疗领域的各种科学发现和创新技术,扩展我们对新型靶向治疗的最新知识,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和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免疫疗法、优化实体瘤T细胞重定向策略、人工智能赋能的精准医疗和器官保存策略。

第16届韩国肿瘤内科学会年会暨2023年国际会议于当地时间2023年9月7日-8日在韩国首尔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重医附一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刘胜春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作为来自中国专家学者的研究之一闪耀国际舞台,彰显了中国专家学者在癌症领域的不懈探索精神与瞩目成绩!

题目:TMEM45A通过影响TGF-β/Smad信号通路介导的EMT调控三阴性乳腺癌恶性进展
背景:乳腺癌(BC)是全世界主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BC中TMEM45A的表达模式并探讨其调节该疾病进展的分子机制。
方法:我们对TCGA数据库进行分析,以研究正常乳腺组织和不同亚型BC中TMEM45A的表达。此外,我们进行了蛋白质印迹(WB)实验来评估BC组织、邻近组织以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和五种BC细胞系(MCF-7、MDA-MB-231、BT-549、MDA-MB-468、SK-BR-3)。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系中使用小干扰转染和慢病毒转染实现了TMEM45A表达的下调。为了评估TNBC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我们采用了CCK8、集落形成、伤口愈合和Transwell实验测定。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和WB实验阐明TMEM45A调节TNBC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
结果:通过TCGA数据库和临床病理标本分析确定,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TMEM45A在BC组织中的表达显着较高,其中在TNBC亚型中观察到最高表达。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和BC细胞系中,MCF10A表现出最低的TMEM45A表达,而MDA-MB-231和BT-549分别表现出最高和第二高水平。CCK8、集落形成、伤口愈合和Transwell实验证明,下调TNBC细胞系中的TMEM45A会导致增殖、迁移和侵袭显着减少。此外,使用下一代测序的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中TGF-β信号通路的富集。WB实验显示,下调TMEM45A后,E-钙粘蛋白表达增加,N-钙粘蛋白、波形蛋白、TGF-β1、p-Smad2和p-Smad3水平降低,而Smad2和Smad3表达水平保持不变。
结论:TMEM45A在BC组织和细胞系中表现出高表达,特别是在TNBC中。TMEM45A表达的抑制会阻碍TNBC细胞系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从机制上讲,TMEM45A的下调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来逆转上皮间质转化(EMT)。


刘胜春教授简介

刘胜春,普外科主任,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归国学者,重庆市学术带头人。1990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2006-08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普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3年。擅长乳腺、甲状腺各种常见病和疑难、危重病。尤擅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治,乳腺癌术后I期及II期重建、乳腺肿瘤整形手术,晚期乳腺癌的介入治疗及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手术和综合治疗等。现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防治专委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等。

徐迎坤博士简介

徐迎坤,重庆医科大学2021级外科学博士研究生,师从刘胜春教授。担任第一临床学院2021级博士团支部书记。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主持一项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生就读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同时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及院级“年度榜样人物”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