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医一院内分泌乳腺外科孔令泉教授主刀,并带领团队在科室厉红元主任、吴凯南教授、超声科刘丽萍副教授、同位素科科庞华主任以及麻醉科王咫桥医生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为4名原发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旁亢)的患者成功进行局麻或局麻+局部神经阻滞下小切口病变甲状旁腺切除术,其中更包含全国首例针对肾性继发性甲旁亢的局麻+局部神经阻滞下双颈侧小切口甲状旁腺全切+前臂自体移植手术。
祝贺之余,我们也发现,因甲旁亢入院的患者越来越普遍,但许多人对甲状旁腺及甲旁亢相关常识却都知之甚少,极易误诊为其它疾病,不仅浪费患者的精力、财力,延误了治疗,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更会导致不可逆转的脏器损害。
那么到底什么是甲旁亢?它
有哪些症状?哪些人最容易罹患这种疾病?该如何检查、治疗……今天,我们就以近期这4名患者为例,跟随孔教授一起来了解一些相关小知识吧!
甲状旁腺在哪里?它有什么作用?
孔教授科普:
甲
状旁腺位于颈部中下方甲状腺左右叶的背面,一般有上下两对,共4枚,正常情况下甲状旁腺很小,约绿豆大小,作为内分泌腺体,
它分泌一种名为
甲状旁腺素
(
PTH
)的激素,主
要功能是调节人体内的钙磷代谢,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具有重要作用。

孔教授科普:
当因为
甲状旁腺腺瘤、增生肥大或腺癌等各种原因导致
甲状旁腺素(PTH
)分泌过多,引起钙磷比例失调,进而影响骨骼代谢时,这种全身性疾病就被称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
若是由
甲状旁腺本身病变(
肿瘤或增生
)或
不明原因
引起的PTH分泌
过多,这
被称为
原发性
甲旁亢
。其中,甲状旁腺腺瘤是最常见的原因,占原发性甲旁亢的85%,腺瘤是甲状旁腺的良性肿瘤,其特点是往往只有一枚甲状旁腺腺体出现问题。
由
甲状旁腺以外的各种其他原因(最常见为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进行的
透析治疗
)引发甲状旁腺增生,分泌过多甲状旁腺素(PTH),这称为
继发性
甲旁亢,主要特点是
多枚
腺体同时受累,临床危害大。
在继发性甲旁亢基础上,过度增生的甲状旁腺转变为自主分泌PTH的腺瘤,则被称为
三发性
甲旁亢。
甲旁亢有哪些症状?
孔教授科普:
原发性甲旁亢者,可无症状,也可由于高钙血症出现
肾结石反复发作
,或存在严重
骨质疏松
伴多发骨痛,
骨折
病史。
随病情进展,也可出现胃病、胰腺炎、记忆力和情绪改变等临床表现。
继发性甲旁亢者,早期无症状,仅在血液检查中出现PTH、钙磷异常,中晚期症状明显,且进行性加重,常见有:
皮肤瘙痒、皮肤软组织钙化结节、身高降低、骨骼畸形、骨折、不安腿。

孔教授科普:
以我们这次的4名患者为例,他们刚好是两位原发性甲旁亢者,两位继发性甲旁亢者,其中,正如我们前面说到的,继发性甲旁亢最
常见的成因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进行的透析治疗,也
即
最常见于慢性肾病
,尤其是终末期肾病,而
此次的两名继发性甲旁亢患者分别维持了血液透析5年、12年,均是非常典型的PTH(甲状旁
腺激素)升高成因。此外,有
长期维生素D缺乏、小肠功能吸收障碍
等症状的人群也应留意此病。
而原发性甲旁亢在临床上则经常被忽略,尽管它在骨关节损害、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病变、肌肉系统等方面都可能会有所表现,但却很容易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尿路结石、周围神经炎、骨质疏松、顽固性口腔溃疡等其它病症。
近日我们的
原发性
甲旁亢病例
,就有明显的
肾结石、重度
骨质疏松
症状。
因此,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身高变矮、腰酸背疼、关节疼痛、骨痛、病理性骨折、尿路结石、血尿、尿路感染、高钙血症、转移性血管钙化、心脑血管疾病或顽固性
消化性溃疡、口腔溃疡等情况时,均应想到此病,并做相应检查以确诊。尽早手术切除腺瘤,多可根治。
对于原发性甲旁亢
目前主要选择手术治疗
,因为此类甲旁亢的危害一般具有长期性和进行性特点,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当血钙严重升高时,甚至可以导致昏迷和心脏骤停而危及生命。
事实上原发性甲旁亢的最常见死亡原因就是难以控制的高钙血症和转移性血管钙化所致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这类型的甲旁亢虽然药物治疗可起到暂时缓解,但其效果会逐步减弱,甚至无效。
而手术切除是目前唯一可以根治的办
法,同时术中冰冻帮助医生判断是腺瘤、增生还是腺癌?

对于
继发性甲旁亢
,
如果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的原因可以消除,则甲旁亢多是可消退的,甲状旁腺无需切除。
而由长期肾功能不全所导致的继发性甲旁亢是否需要手术则主要取决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程度。
一般来讲如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就要考虑接受手术治疗:
(1)高钙血症(2)严重骨营养不良(3)骨骼疼痛或皮肤瘙痒(4)碱性磷酸酶持续升高等
。
甲状旁腺手术,尤其是肾性继发性甲旁亢手术及围手术期风险较大,管理较为复杂。重医一院内分泌乳腺外科的医生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在术中及围手术期能正确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完全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量规避围手术期风险。
另外,不少老年患者和家属担心老人对手术不耐受。因为原发性甲旁亢的发病率随年龄上升而增加,在中老年人中更为常见。重医附一院内分泌乳腺外科现已对符合指征的部分原发或继发性甲旁亢患者采用局麻或局麻+局部神经阻滞下微创小切口手术来切除病变的甲状旁腺,创伤小(约3cm)、住院时间短、手术当日就可进食和下地活动、手术耐受性好。
日前孔令泉教授主刀的4例甲旁亢患者均在术中出血量极少(一般小于10ml),术后疼痛轻微,切口不易察觉,且基本不留明
显疤痕

此外,对大多数患者来说,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手术后不但PTH明显下降,血钙、血磷趋于正常,相关临床症状也会逐渐改善。尤其对于慢性肾病引发的继发性甲旁亢患者而言,术后可有效缓解骨痛、肌无力、瘙痒等症状,减少骨折风险,纠正血清生化指标异常,并改善生活质量。日前在我科手术的4位病例,其中患有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的原发性甲旁亢患者,在术后血压亦降低趋于正常;患有严重贫血一年的肾性继发性甲旁亢患者,术后贫血也逐渐改善……这些效果都印证了一点:总体而言,手术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更经济、更快速起效的优势,对慢性肾病引发的继发性甲旁亢来说尤其如此。
孔令泉教授带领团队日前以局麻或局麻+局部神经阻滞形式安全完成原发性和肾性继发性甲旁亢小切口手术,精妙技术对许多难以进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来说更是福音。且令人兴奋的是,孔令泉教授团队在临床上发现,很多原发性甲旁亢并非原发,而是与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或)钙摄入不足相关,即长期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或)钙摄入不足引起相对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和甲状旁腺功能增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素代偿性调节钙磷平衡,这一阶段称为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或)钙摄入不足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即甲旁亢前期),如及时干预,甲状旁腺功能将恢复正常,如不干预,将会演变成继发性甲旁亢和三发性甲旁亢(即所谓的原发性甲旁亢)。
需要引起人们重视的是: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或)钙摄入不足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增强(即甲旁亢前期)的患病人数众多,也同样会导致人体骨量减少、身高变矮、骨关节疼痛、腿脚软弱无力、抽筋麻木、腰酸背痛、骨质疏松、骨折、泌尿系结石、转移性血管钙化及全身钙质异常迁徙沉淀、动脉斑块、血管硬化、心血管疾病、口腔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免疫功能低下、肿瘤和过敏性疾病等病变,需要早期筛查、防治。
因此建议在普通体检人群中应常规进行25-羟维生素D、钙镁磷、甲状旁腺激素等骨代谢指标以及甲状旁腺超声的筛查,加强甲状旁腺功能增强和亢进的防治,人们的骨健康问题、尿路结石、转移性血管钙化等病变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对甲状旁腺功能增强和甲旁亢有了这些初步了解后,希望有相关症状的朋友们及时就医,早日恢复健康!

医学博士,普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医附一院内分泌乳腺外科党支部书记。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专家、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乳腺外科青委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乳腺外科专委会常委、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理事长。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甲状旁腺功能增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临床诊治。
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医院和法国图卢兹癌症中心进修学习。5 次荣获重庆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其中SCI 40余篇,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省级课题3 项、校级课题1 项、院级课题2 项。主研课题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主编《医学英语词汇》、《外科手术学基础》(双语教材第2版)、《乳腺肿瘤内分泌代谢病学》、《乳腺癌伴随疾病学》、《乳腺肿瘤糖尿病学》、《乳腺肿瘤心理学》、《乳腺肿瘤甲状腺病学》、《乳腺肿瘤肝病学》、《乳腺肿瘤骨代谢病学》、《乳腺肿瘤心脏病学》、《关爱乳房健康——远离乳腺癌》、《关爱甲状腺健康——远离甲状腺癌》、《关爱甲状旁腺健康——肾病与骨病及尿路结石患者必读》等著作13 部;参编《实用乳腺肿瘤学》等著作11 部。指导研究生12人次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