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基本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分迁来渝创建,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实验诊断实验室。目前设置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血液体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分子生物学、急诊检验六个亚专业实验室。科室包括院本部检验科、第一分院检验科、附属金山医院检验科、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检验科,业务用房超过6000平米。
图:医学检验科全体员工合照
医学检验科是临床检验诊断学国家级重点学科,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临床检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实践培训基地,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重庆市监测中心,全国真菌病监测网省级中心(重庆),重庆市医学检验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重庆市首家通过ISO15189认可和美国CAP认证的医学实验室。
1999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2010年首批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被授予“重庆市巾帼文明岗”和“重庆市杰出青年群体”称号。2012年再次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2017年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2016、2017、2018、2021年四次获全国优秀省级耐药监测中心和优秀实践培训基地双优称号。2020-2022年连续3次获评重庆市优秀质量控制中心。
二、医疗工作:
(一)亚专业齐全,设施平台完备,服务能力全面
医学检验科亚专业设置齐全,疑难重症疾病诊断监测能力出众,开展检测项目500余项,已经成为西部地区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项目开展齐全、技术平台完善、辐射能力广泛的大型一流综合实验室。以二代测序技术为基础建立了重庆市首家检验科全流程本地化病原宏基因组测序平台,以MALDI-TOF MS技术平台建立了重庆市少见疑难病原菌分离鉴定中心,为重症、疑难、少见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有力保障;在血栓和出血相关疾病实验诊断方面,是国内开展检测项目最多的实验室,可为出凝血相关疾病诊断提供有力的实验室证据;拥有基因扩增技术、流式细胞技术、芯片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平台、基因测序等先进完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
(二)人员梯队合理,人才实力强
全科员工124人,博士21人,硕士28人,本科59人;正高4人,副高职称22人,中级职称35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6名,学科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中青年医学卓越团队负责人、重庆市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等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
各亚专业情况介绍如下:
(1)临床血液体液组
临床血液体液组现有员工22人,其中副高职称3人、主管技师6人,技师13人,博士1人,硕士3人,检验医师1人。拥有多名对血液形态学和体液形态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阅片分析;开展了血液细胞计数和形态学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有形成分和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和寄生虫检测、血栓与止血检测、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易栓症筛查、狼疮抗凝物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毒品筛查、乳糜试验、阴道分泌物检查、粪便钙卫蛋白检测以及其他体液检查等项目等项目检查。血栓性疾病筛查项目及监测技术位于本地区前茅。承担了《检验与临床》的理论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生检验理论教学以及检验医学系临床血液体液的实习带教及各级医院进修带教工作。
临床血液体液组拥有各种先进检验分析设备:如:XN系列流水线、XE系列流水线、迈瑞CAL8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全自动推染片机和阅片机、test1血沉仪,CS5100血凝分析仪、Stago血凝分析仪、SA9000血流变仪、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全自动尿干化学仪、FA-280粪便前处理分析仪等。
临床血液体液组遵循“耐心、爱心、虚心”的服务宗旨,以最高的质量和精湛的技术服务于临床。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5人,其中主任技师1人、副主任技师3人、主管技师7人,博士3人、硕士7人。实验室拥有全自动血培养系统、MALDI-TOF MS全自动质谱检测系统、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全自动PCR分析系统、高通量测序系统等国际先进的检测技术平台,覆盖了样本处理、培养、镜检、鉴定、药敏试验、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菌株同源性分析等病原微生物检测各环节。已建立微生物接种和染色平台、病原微生物快速鉴定药敏平台、少见及疑难病原菌分离鉴定平台、病原快速分子检测平台、病原宏基因组测序平台和联合真菌检测平台等先进完整的平台系统。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重庆市少见疑难菌鉴定及少见药敏表型复核中心,病原微生物菌种保存库规模居西南地区前列。开展检验项目41项,覆盖细菌、真菌菌种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革兰阴性菌感染辅助诊断、产毒素艰难梭菌感染辅助诊断、真菌感染辅助诊断、结核病辅助诊断、微生物质谱法快速鉴定。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团队以临床重要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早期诊断技术、致病及耐药机制为研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成绩卓著的临床研究工作。2011起至今在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领域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业务骨干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青年学组委员、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学术任职。
作为重庆市细菌耐药监测中心、重庆市真菌病监测中心和重庆市医学检验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实验室承担了各类培训班、专家送技术下基层、临床微生物学术沙龙、免费为基层单位提供疑难病原菌的鉴定和耐药菌复核等培训工作,同时承担了规培生、专业学位研究生、进修生、本科生带教工作,定期开展小讲座,严谨的学风、耐心的讲述、丰富的内容获学生好评。近五年已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共百余名。参与学术著作《临床微生物学手册》的翻译及《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编写工作,并多次参编《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专家共识》《细菌与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结果报告规范专家共识》《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等微生物诊疗规范指南。2022年起,重医附一院医学检验科临床微生物组牵头重医附二院医学检验科临床微生物组、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医学检验科临床微生物组、重医附属大学城医学检验科临床微生物组骨干教师,成立临床微生物检验课程组,全面承担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临床检验方向和技术研发方向)两门核心课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和《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理论授课和实验带教。
自2014年获批CARSS实践培训基地以来,依托基地强大的技术平台支撑,连续举办了十余期实践培训班,已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共百余名。教学模式受到100%学员的高度好评。2016、2017、2018、2021年四次获全国优秀省级耐药监测中心和优秀实践培训基地双优称号。
(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科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最高、工作量最大、发展迅速的亚专业学科。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在岗专业技术人员11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4人,博士4名、硕士3名。承担川渝检验结果互认新鲜血比对任务,及重庆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生化比对工作。临床化学实验室拥有两条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检测系统、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免疫固定电泳检测仪等,开展检验项目189项,覆盖肝、胆、胰、肾、心血管、血液、神经系统等疾病相关检测,脂质、糖代谢、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肿瘤标志物、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检测。实验室持续信息化建设和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等工作的实施,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临床化学检验,是重庆市临床化学规范化管理“示范实验室”。已建立如下特色技术平台:
1)肿瘤标志物、激素、骨代谢检测技术平台:本平台基于多台化学发光仪的项目相互补充,组成完善的检测平台,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各类肿瘤标志物20项、性激素9项、甲功9项、骨代谢7项,同时为满足不同科室临床需求,又形成了各类肿瘤的相关标志物组合(消化道、肺部、肝胆、胰腺等肿瘤标志物),成为临床化学实验室的重点优势技术平台。自该检测平台建立以来,我科持续收到各个科室的标本,年检测项次达90余万次。
2)多发性骨髓瘤检测技术平台:多发性骨髓瘤检测常用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血清及尿液游离轻链定量检测、本周氏蛋白检测,各种检查手段相互补充,组成完善的检测平台。多发性骨髓瘤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对M蛋白定性定量检测相互补充,各种检测手段各有优势,弥补各种方法学缺陷,有助于临床灵活选择多发性骨髓瘤的初筛、确诊及疗效评估检测。自该检测平台建立以来,我科持续收到血液内科、肾内科、骨科及感染科等多个科室的标本,年检测项次近1.5万次,临床认可度高。
3)免疫球蛋白lgG亚型测定技术:我科率先在重庆地区利用西门子特定蛋白分析仪,开展lgG1-4亚型测定,为临床早期筛查和诊断免疫缺陷相关疾病及疗效追踪提供有力支撑。自该技术项目开展以来,标本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4)急诊检验
急诊检验实验室成立于2010年,现有白班工作人员6名,夜班轮转工作人员8名,其中副研究员1名,副主任技师2名,主管技师1名,检验医师1名,博士2名,硕士1名,主要承担全科急诊项目标本检测。目标是为急诊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优质服务,打造全重庆市最强的危重症及血栓急救绿色通道配套实验室。
专业组拥有各种快速检测的先进设备:血细胞体液分析仪、血凝分析仪、尿液分析流水线、干化学分析仪、化学发光仪自动血气分析仪等。开展特色项目有:心肌损伤标志物、NT-proBNP、PCT、抗Xa活性、VWF、PLG、易栓症、凝血因子、CO中毒检测等,成为重庆地区项目全面的危急重症检验实验室,搭建了重庆市首家24h开展抗凝监测的血栓与止血检测室平台,定期参与ECMO和危重症疑难病例全院MDT讨论和会诊。依托国家应急救援队成立流动急诊检验实验车,两名技术人才多次参与抢险救援及高原应急的演练和实战。
专业组骨干先后担任中国装备委员会实验室分会应急救援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医学协会血栓与止血专委会青年主任委员,重庆市检验医师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5年来发表SCI论文20余篇(总IF=98.4分),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5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38.6。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目,重庆市自然基金2项以及重庆市科卫联合项目2项,获批重庆市医学中青年高端人才项目1名,编写百佳出版社期刊专著3部,获批发明专利3项。承担了检验本科学生以及进修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及理论教学,完成了七年制和五年制本科的实习课题带教。
(5)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免疫检验作为检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人,包括博士1名,硕士5名,本科1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主管技师2人,技师1人,检验医师1人。实验室拥有自身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平台、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平台、ELISA检测技术平台,开展检验项目94项,包括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检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感染相关疾病抗体检测等项目。为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技术支撑。承担了重庆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检验结果互认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的免疫标本比对及结果回报分析工作。
(6)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
临床分子生物学亚专业是重庆市最早建立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之一, 2004年通过卫健委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验收;2010年通过卫健委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复评审;2013通过重庆市二类医疗技术验收。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8名,副高3名,博士2名,硕士3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在SCI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著数10余篇。
临床分子生物学亚专业共开展检验项目33项,主要覆盖病原体核酸检测。拥有基因扩增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流式细胞技术、芯片技术、基因测序等先进完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特色技术包括:
1)流式技术: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临床应用:①肿瘤疗效监控、艾滋病免疫状况的检测等;②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用于患者免疫状况的精确检测,如白血病、肿瘤、艾滋病等,已在我院临床常规应用。
2)HLA分型技术:该技术具有通量大、正确性好的特点,从本技术开展以来,临床应用HLA分型的技术进行配型效果良好,满足了我院及院外器官移植病人配型需求,保证了患者的快速康复和移植存活率。
3)基因芯片技术:该技术具有检测通量大、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优势。主要于:①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可同时对17种/群临床常见分枝杆菌进行快速鉴定,及时为临床提供分枝杆菌致病菌种类型,为临床精准治疗赢得时间。②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快速检测rpoB/katG/inhA基因突变,可为一线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情况进行评估,为临床调整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本技术开展以来每年提供约2000人次的检测。
4)一代测序平台:采用毛细管电泳,对DNA片段进行多达6种不同荧光染料的多重检测,实验室主要开展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检测,乙肝耐药基因检测。
5)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平台:实验室主要开展水溶性微生物,脂溶性维生素,儿茶酚胺检测。
三、教学工作
医学检验科是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临床微生物教研室所在科室,牵头负责本科《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和研究生核心课的教学,参加了本科《临床免疫学技术》、《医学实验室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参与全国检验医学本科统编教材《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等的编写,其中主编、副主编各1人、参编8人。参加第一临床学院《临床技能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参与规范化学员岗前培训、神经内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专科护士培训。
四、科研工作
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其中>10分的论文11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2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
五、质控中心开展工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是全国细菌耐药检测网成员单位,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全国真菌病监测网成员单位,重庆市细菌耐药监测中心,重庆市真菌病监测中心。承担了各类培训班、专家送技术下基层、临床微生物学术沙龙、免费为基层单位提供疑难病原菌的鉴定和耐药菌复核等培训工作,具有完备的监测病原体流行及耐药的技术能力。
2021年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川渝两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渝卫函〔2021〕553 号)要求,积极开展川渝两地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及首届新鲜血标本比对与互认质量管理专题培训。
2021年牵头制定《川渝两地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方案(试行)》和《川渝检验结果互认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试行)》,开展首轮川渝检验结果互认专题培训和新鲜血标本比对,建立川渝两地检验结果互认技术规范及互认项目。
2022年成立“川渝两地检验结果互认专家组”,共同制定川渝检验结果互认标准及互认项目,建立“川渝两地检验结果互认专家组”及常态化交叉质控机制。
为配合国家卫计委和国家总工会开展基层大练兵和大比武活动,市检验质控中心和各区县检验质控中心从2016年起开展“基层大练兵、大比武” 和“金显微镜”活动,在全市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形态学培训,各区县检验质控中心在本区域同步开展相关工作。由质控中心牵头,将网络形态学培训的模式推广,成立了“金显微镜”形态学培训微信群,该群涵盖重庆各个层次检验人员的代表,每周一次的形态学培训活动参与人员超过1500人, 目前“金显微镜”已经成为重庆检验届的一个人气品牌。
六、信息化建设
医院投入3.0亿完成了医院全新的信息化升级改造,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系统功能不仅覆盖样本接收、检验进程跟踪、检验质量控制、报告自动审核的检验全过程,扩大自动审核的覆盖项目及自动审核通过率,提高检测能力,促进检验标准化及同质化建设,而且实现了试剂管理、文件管理的信息化。利用信息化优化岗位配置,流程再造,实现了科室管理从规范化到精益化的转变。
通过医院“信息化优化工程”,我院检验信息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总分院实现一体化建设,总院与各分院流程与功能实现同质化管理与区域协同,总院与各分院的标本流转操作简单快捷。
系统覆盖检验流程的检验前、检验中与检验后各个环节,实现了自助排队取号、试管自动贴标、抽血自动打印回执单、采集后标本按实验室自动分拣、标本送出、标本送达、标本签收、流水线自动入库并出具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等,医生可在医生端查看检验流程的时间轴,及时掌握检验进展,报告发布后,患者可在APP、微信端及短信上收到报告发布的通知,方便患者及时就诊。
建立了全面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从危急值与不合格标本的提醒功能到全闭环管理,从仪器的单双工联机到自动检测、自动质控、自动稀释及自动复查,从检验质量指标的手工统计到质量指标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上传,从简单的报告审核规则到自动审核管理体系,包括审核规则建立、验证、分析、调整、再验证、评估报告、启用申请、启用审批等,从手工配置质控参数到月初自动设置质控靶值和SD、质控的月总结与年总结自动生成、质控的平行试验等。
上线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文档、物资、设备、人员的自动化管理,保障管理的准确性、完整性与一致性,通过实验室事务项管理和实验室不良事件管理联动,实现触发式的待办事项,提高科室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使科室的管理工作不再是被动的查询与跟踪,通过动态地实时监控与综合提醒,对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全面与精准管控,同时还实现了设备与试剂联动,可对设备进行绩效分析,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来院交通路线】
门诊部:023-89012255
住院部:023-89012513
扫描二维码
联系我们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 版权所有 E-mail:nic@hospital-cqmu.com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