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

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粽”情端午 — 糖尿病饮食

时间:2018-07-03      作者:      浏览次数: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表彰他树立忠君爱国,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自古就有划龙舟及食粽等习俗。但现如今,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在他们的食谱里,粽子还可以吃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粽子各有特色,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甜粽:水果粽、豆沙粽、枣子粽、香芋粽等;(2)咸粽:肉粽、香菇粽、莲子粽等;(3)八宝粽;(4)白粽。这些粽子的成分各有不同,但它们却有着相同之处:粽子的原料是糯米,这也是粘度最大的米。糯米的特点是:(1)消化时间相对较长,且难以消化;(2)糯米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升糖指数(GI)也很高。例如一个普通的肉粽,其含米量约1-1.5碗的饭量,热量却达到400~500卡路里。而甜粽因含有含糖量很高的豆沙、枣子等,其升糖指数较咸粽、白粽更高。若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粽子时不能有效控制总量,往往会引起血糖的快速升高,重者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出现昏迷等症状。看到上面的介绍,那我们是不是就忘“粽”兴叹了呢?其实,糖尿病病人并不是不能吃粽子,只是需要合理选择。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的食粽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讲解:

1.高膳食纤维: 粽子中因糯米含量较多,所需消化时间较长,容易引起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根据糖尿病患者膳食谱,我们可以在糯米中添加部分的玉米、红豆、薏仁等杂粮,这不仅增加了膳食纤维的含量,同时也减少了糯米的比例,大大的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2.
低脂低糖:如今,各种肉粽、豆沙粽、水果粽已成为这个传统节日宴的主角,但它们的饱和脂肪及糖量较高,如果能将里面的腊肉、肥肉更换为鸡肉、鱼肉,将里面的豆沙更换为香菇、山药,在增加了蛋白质、维生素摄入量的同时,也保证了粽子的美味。
    3.
自我搭配:每位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以及目前饮食情况,在结合上述2点的前提下,按照食物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来自行制作,制作符合个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让这个端午节既美味又健康。

4.吃粽子的细节:(1)因粽子里的糯米粘度大,建议大家在吃粽子的时候细嚼慢咽,避免哽噎;(2)在进食的时候搭配一些蔬菜;(3)大多数人在吃粽子的时候喜欢蘸着糖、甜酱、番茄酱等一起进食,但这些酱里含糖量以及含钠相对较高,建议大家在进食的时候尽量单独进食,或酌情使用(可以将酱用温开水稀释)。这些方法不仅可以防止血糖的快速升高,也可以保持餐后血糖相对稳定。  

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虽不同,但在这个节日里,每一位的心情都一样。对于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我们建议您暂时不进食粽子。而对于血糖控制情况较好的患者,我们建议您根据自身血糖情况适量进食,让我们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可以“粽”情端午,刺激一下我们的味蕾。

上一条:夏季健康减肥法

下一条:护理科研资讯介绍

关闭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来院交通路线】    
糖尿病教育门诊:023-89012755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注:本站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请遵医嘱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