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医院大事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重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分迁来渝创建,1994年2月成立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占地面积12.7公顷,建筑面积307724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06395平方米,新征青杠镇土地51.5公顷,用于建设3000张床位的老年护养中心,新征北部新区土地约16公顷,用于建设金山国际医院,第一期工程将于200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有职工住宅194875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包括在建工程,截至2006年12月)90807万元。有职工2323名(其中离休、退休职751名),有在职正高级职称91名,副高级职称243名。

医院现有开放床位2000张。年门诊量100万余人次,急诊4万多人次,住院病人4万多人次,年手术量11000余台次。

医院拥有64排螺旋CT、16排螺旋CT、ECT、1.5T高场强磁共振成像仪、直线加速器、海扶超声聚焦刀、平板探测器DSA系统、乳腺X线机、DR、高压氧舱、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和耳科导航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各种内窥镜等一大批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至2006年底,医院仪器设备共计13830台,总价值达2.8亿元。

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医院始终瞄准国内外医学前沿,积极开展高、精、尖诊疗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微创内窥镜技术、介入诊疗技术、辅助生育技术等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充分利用综合医疗优势,实行多学科或跨学科联合会诊制,使综合诊断治疗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在西南地区和全国颇具影响。拥有重庆市器官移植中心、重庆市神经外科诊治中心、重庆市糖尿病中心等重庆市医疗中心22个。医院能施行包括心、脑、肝、肾、胸腹部、脊柱等大型高难度手术和治疗各种疑难重症,每年开展新技术数十项,各学科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在许多专业学科领域取得蜚声中外的成就。

医院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下含二、三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3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市)级重点学科12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6个。有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室13个,教研室22个,教学基地医院13个。有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神经病学、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所各1所。重庆医科大学卫生学校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学校各1所。医院作为重庆医科大学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每年承担1000余名不同学制医学生的教学任务,能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七年制、本科、专科等各种层次的医学人才。

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近5年来,获得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学技术攻关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各级科研课题394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各级科学技术成果奖57项,在科学技术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科学技术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22名。

50年风雨历程,50年励精图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几代重医一院人的不懈努力下,医院的医疗环境、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50年的历史沉淀,医院已提炼出“仁爱、敬业、严谨、创新”的院训,“以人为本,呵护健康,做百姓信赖的医院”的办院宗旨,“尊重生命,崇尚健康”的价值观,并把“做医林典范,创国内一流”作为医院的奋斗目标。医院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注重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护理部门开展“五心”优质服务,用接待热心、治疗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温馨的服务;离休、退休老同志组成的“夕阳红义务导医队”成为医院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历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抢险救灾工作中,医院的广大医务人员表现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高尚品格,如1987年9月1日巫溪县特大岩崩灾害事件、1988年1月18日重庆市白市驿空难事件、2004年重庆开县“一二·二三”井喷等各项事故抢险救灾中,医院医务人员表现出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抢险救灾任务;特别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大医务人员更是表现出危险关头临危不惧的优秀品质,实现了高危工作“零”感染率,为重庆市抗击“非典”工作的全面胜利作出了贡献。近几年,针对社会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患矛盾突出的问题,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医院更加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办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为宗旨,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医院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制订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医护人员优质服务规范及要求》、《行风考评制度》、《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若干规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在历年卫生系统的行风评议工作中均取得了优良成绩。全院医务人员自觉发扬救死扶伤不仅体现在医疗本职工作中,更体现在群众需要时挺身而出。2005年7月,医院党委、学校党委、重庆市卫生局党委作出向舍身救小孩的年轻医师兰培丽学习的决定。同年11月,兰培丽荣获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奖,被评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和“重庆十大感动人物”。

第一节 创办初期

(1957年7月至1966年6月)

一、兴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名重庆医学院综合医院、重庆医学院附属医院、重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学院第一医院,1957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1955年上半年,国务院批准调整部分高等学校院、系、专业设置和分布方案,决定将沿海地区一些高等学校的全部或部分迁至内地建立新校或加强内地学校的建设,上海第一医学院内迁便是其中之一。1955年4月上海第一医学院根据卫生部关于迁院的指示后,成立了重庆医学院筹建委员会,5月22日定校址在重庆市潘家坪地区。5月25日,经高教部党组、卫生部党组同意,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召开会议,市长任白戈到会宣布重庆医学院建院委员会正式成立。6月,重庆医学院建院委员会形成《重庆医学院建院工程计划任务书及修正意见》,经上海第一医学院审定后报送卫生部,为满足医学院教学需要,《意见》提出建立1000张床位的综合性附属医院。7月1日,卫生部以[1955]卫财彪字第886号文批复,确定重庆医学院建院规模、经费、建筑面积,其“附属医院方面同意建1000床位,但在潘家坪地段只建400床位,其余600床位另在其他地段兴建或利用其他建筑改建,以后可按具体情况另作处理。护士学校迁渝后交重庆市办理,不列入本计划范围内”,但“教学医院用地因改为400床位设计,且具体地点亦不适当,应另选地段”,就重庆医学院总体布置平面图指出,“医院位置很不适当,要另行计划;最主要的应为注意经济条件进行布置,并要节约用地”,核定“附属医院定额包括宿舍在内每床暂按53.4平方米计算设计”,“主要医疗用房每平方米按65.7元计算,次要与宿舍房屋每平方米按30元计算,但为照顾部分高级技术人员与干部,其中四分之一眷属宿舍单价每平方米可增至60元计算”,“附属医院400床位的总投资1276200元(包括四分之一宿舍单价按60元计算),建筑面积21360平方米”,“希即根据以上各项,抓紧时间,进行初步设计工作”。四川省计划委员会于1956年5月3日以[1956]计基字第684号文件批复重庆市计划委员会时即正式批准医院1956~1957年建设完成。由于受上海第一医学院确定迁移方案及经费、工程设计施工条件的限制,1956年未能动工,致1957年无法完成建设。有鉴于此,四川省卫生厅报经卫生部同意,1957年先投资建200床医院,1958年完成400床医院的建设以满足教学急需。1957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由四川省卫生厅、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市卫生局等单位参加的会议上决定:同年5月在重庆医学院儿科医院内增设病床100张,成立一综合性附属医院。重庆医学院当即按此决定成立筹备小组,方今、胡奇彦为正、副组长,陶煦为医学院领导代表参加筹备工作,开始医院的筹建。1957年4月,左景鉴、郑伟如来渝,进一步组织力量进行筹建工作。医院开业所需高级医务人员由上海第一医学院调配,中级人员和行政人员由四川省卫生厅调配,重庆市则由市转业军人委员会和各机关调入大批公务员和行政人员。5月由上海第一医学院调入第一批医护人员,6月四川省卫生厅所调的60名护生来院,均积极投入建院工作,组成采购、门诊、病室、清理等小组,除协助进行采购等工作外,还着手制定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常规。在医院筹建后期,医院高级医务人员也亲自参加各项具体工作。筹备小组与全医院人员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克服了建院经费经反复预算核减且不能及时到位、业务工作繁忙、人员缺乏等困难,历经4个月的紧张筹建,1957年6月10日重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重庆医学院儿科医院内正式成立,遵照医学院的指示与儿科医院合并办公。

二、新院落成

根据重庆医学院建院时卫生部、四川省卫生厅、重庆市人民委员会等批准的规划,1957年重庆市人民委员会(会三办)[1957]字第186号文同意重庆医学院附属医院按“工”字形方案进行建设。经反复预算,1957年重庆市人民委员会医基字第64号文批准医院“病房和门诊部房屋设计为每平方米84元”,“适当降低医院附属工程”。但因经费不足影响,预算一再削减,1957年12月17日四川省卫生厅[1957]卫计财基字第264号文要求将“设计的六层病房大楼改为四层,单位造价(包括水电)在每平方米70元内设计,必须在1958年建成”。经过紧张施工,1958年7月1日,12575平方米的病房主楼建成,9月医院迁入袁家岗新址。1961年,6层楼的内科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医院的工作环境得以扩大。

三、发展

1957年医院在儿科医院仅开设3个科室,150张床位,现院址尚是一片田野,寥寥数栋民房,一年多时间兴建了万余平方米的病房大楼,陆续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等抽调来大批医务技术人员,购买了各种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迅速成长壮大,成为重庆医学院的重要临床教学基地和重庆市主要的大型医疗机构。

1.业务科室

1957年6月开院时设有内科(含肺科、皮肤科)、外科(含普外科、泌尿科、胸外科、小儿外科、骨科)、妇产科三科病房,其他专业门诊及医技科室有放射科、神经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检验科、中医科、精神科、麻醉科、手术室、药房、理疗室、营养室、保健科、中心供应室、病史图书室。1958年新院建成时,医院在内科、外科、妇产科病房之外逐步建成眼科、耳鼻喉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经科、皮肤科、肺科、骨科等病房,共12个临床科室,与儿科医院分离,医疗业务日益繁忙。1959年医院已开设16个临床科室,至1960年医院发展为18个临床科室。

2.病床数

1957年6月开院时设有100张床位。1957年9月病床扩至150张。1958年新院建成时实际开放床位250张,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各拥有60、60、40、30张床位,儿科60张床位。随后,逐渐开设了肺科、骨科等各专科病房,至1958年底开放床位400张。病床分配:内科115张,外科135张,妇产科60张,五官科40张,肺科20张,皮肤及神经科30张。1961年医院开放病床450张,住院病人6693人次,手术5209例次。1965年医院开放病床600张,住院病人突破10000人次,手术9102例次。

3.门诊

1957年开院时门诊设有内科(含肺科、皮肤科)、外科(含普外科、泌尿科、胸外科、小儿外科、骨科)、妇产科、神经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精神科。1958年3月开始实行24小时门诊,各内科、外科的专科门诊相继开诊,门诊量由平均每天150人次急增至700人次,全年累计达12万人次。1960年医院在专科门诊基础上开设高血压、心脏病、外科等特殊门诊,全年门诊病人突破20万人次,达21.9万人次,1965年门诊量达37.9万人次。

4.医疗新技术开展

建院初期,逐步理顺工作后,医院即开始探索一些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多发病的防治新技术、新方法。内科在血吸虫病、钩虫病、铅中毒等防治上取得进展。1959年结合科研进行了房间隔修补术、垂体瘤切除术、宫颈癌根治术、肝叶切除术等新手术。医技科室工作量大增,检验科开展新检查项目11种,放射科开展14种特殊造影。医院凭借自身的实力迅速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扩大了影响,奠定了在西南地区领先的地位。1957年开展了女阴癌根治术,1960年,成功开展心脏直视手术及脑室动静脉瘤切除术、妇科癌瘤根治术、内耳开窗术等大型手术618例次;放射科顺利开展胆道空气造影、心血管造影、纵隔充气造影、上腔静脉造影,检验科开展血液酸碱度测定等,医疗技术水平继续提高。1961年开展胰头癌根治术、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术、肝内胆管穿刺造影术均获成功。

1964年医院钴-60治疗室投入使用,深度X线机安装完成,医疗业务呈增长势头。骨科开展了重庆市第一例断臂再植手术,传染科运用六氯对二甲苯治疗中华支睾吸虫病,疗效满意,得到卫生部的奖励。

1964年4月全国第9次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召开后,传染病学教研室开展血吸虫病新药的筛选工作,1965年传染科血吸虫病防治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发现“血防846”(六氯对二甲苯)对动物血吸虫病有显著疗效。1965年,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办公室为此在成都召开专门会议,与会代表认为“这是血吸虫病治疗史上划时代的创举,跳出了半个世纪沿用锑剂的框框,开辟了血吸虫病治疗史上的新纪元”。胸外科成功实施西南地区首例心脏直视手术,开辟西南地区体外循环心肌保护研究的新领域。妇科在子宫颈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第一届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上受到好评。

5.教学

1957年开院时即有西安医学院的实习生来院进行临床实习。1958年10月医院开始承担重庆医学院医疗系和儿科系400名学生的后期教学任务。各科成立教研组,自编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因医院病床有限,遂在市内协作医院如重庆钢铁厂医院、建设厂医院等建立教学基地,派医院医师下基地指导,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

1959年医院已成立基础内科和外科、系统内科和外科、妇产科、眼科、放射科、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耳鼻喉科、皮肤科、传染科、中医科等13个临床教研组,承担医学院700名学生的临床教学和病房轮转示教工作。1960年,医院已有3个年级1196名学生进入临床教学阶段,还有进修医生40余名。医院专门组建医学系办公室负责教学工作,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编撰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考核教学效果,并实行集体备课,老教师带青年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1961年,医院狠抓教学质量,强调“三基三严”(基础理论、基本训练、基本操作,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力争建立和巩固正常的教学秩序。1965年完成810名学生及40余名进修生的教学工作。

1958年9月,在四川省卫生厅的支持下,医学院筹办1所护士学校,由医院管理。医院派出干部负责护士学校全部工作,由南充医士学校调来109名新生,11月17日开始上课,为西南地区培养护理专门人才。1959年护士学校招生45名,共有全日制学生145名。

6.科研

1957年建院后,科研工作随即起步,主要集中在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方面,全年研究课题21项,其中列入国家计划的7项。

1958年在建新院的同时未放松科研工作,主要进行技术革新方法探索、西医临床和中医研究等约100个项目的研究,其中列入国家计划题目3项。眼科医师发明的眼部异物定位仪在北京展出后获得卫生部的奖励。医院大力开展科研项目推广活动,提前制定科研计划,分别成立高血压、肿瘤等8个科研专题小组。1959年完成科研项目147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0余篇,其中《黄连素治疗伤寒的临床经验》在《中华内科学》杂志发表;完成价值较高的技术革新项目90余项,其中有格子翻身床、自制教学用检验标本等;结合科研开展新型手术和治疗,也取得可喜成绩。1960年,完成科研项目150项,发表论文216篇,其中47篇高质量论文收录在四川省科研论文集上;完成技术革新334项,其中152项投入使用,24项价值较高,如气体微量分析仪、血pH值测定器、血氧计等,极大地满足了临床需要。1961年,医院重点研究肿瘤和晚期血吸虫病的治疗、传染性肝炎的早期诊断、闭经等6项课题,完成论文100篇,其中45篇被收录在重庆医学院科学论文集第4集中,《妇产科子宫颈癌普查》等论文在全国肿瘤学术会议上受到重视。此后,受3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严重下滑等外界因素的制约,科研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

7.医院管理

建院时,行政部门只设院长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总务科,承担全院行政管理工作。由于医院人员来自各方、部分工作人员业务生疏、规章制度不健全,采购、财务管理等工作开展较困难,经加强管理,制定人事、财务等制度,理顺各环节,保证了袁家岗新医院的开办和发展。1958年以后医院不断开展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行业先进人物等活动,强化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医院筹建时即着手制定规章制度,如医疗、护理常规等,使开院后工作有章可循。随着工作开展,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如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和抢救值班制度等。护理部门形成“三查五对”、“三查七对”等规章和护士长夜查房制度。医院定期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包括对医疗技术水平、病史质量、护理质量等的检查,有力地保证了医疗工作顺利进行,保障了医疗质量,减少了医疗差错事故,为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7月至1976年10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刚成立近十年的重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固有的机构建制被工人宣传队、解放军宣传队、革命委员会取代,实行已久的许多规章制度遭到破坏。但广大医护人员冒着走“白专道路”、当“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风险,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在常年抽调部分医护人员参加巡回医疗队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据现存档案记载,1968年工人宣传队和解放军宣传队进驻医院,随后于1968年10月成立院革命委员会,1969年着手进行整党,1970年4月成立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1971年3月医院恢复党总支委员会,重新确定了党对医院的领导。

“文化大革命”期间,医院取消了专科,实行医、护一条龙。1970~1973年期间,医院抽调一批人员到儿科医院建立了成人内科、外科、妇产科和五官科。1974年起医院开始取消门诊限额,开设外宾病室。医院仍强调对病人负责、抢救全力以赴、减少差错事故,对差错事故查原因、总结经验。1974~1976年间成功抢救患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呼吸肌麻痹伴呼吸停止各175天、100天、90天的病人和多名面积达50%以上的烧伤病人;神经外科完成当时国内尚少进行的丘脑肿瘤手术;骨科成功进行骶尾部脊索瘤切除术,为世界文献罕见报道的1名血友病引起上肢坏死的病人成功进行肩关节解脱术。医院继续保留血吸虫病防治、烧伤、冠心病等科研小组,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科研项目,神经内科编写完成《临床神经病学基础》。其间,还完成医学系学生、进修医生及工农兵学员的教学工作,附属护士学校也保持常年招生,学生如期毕业。

1976年,医院开放病床650张,年门诊量340808人次,住院病人8841人次,住院手术5182例次,承担了重庆市对外医疗任务,在唐山大地震时派出医疗队支援灾区并受到上级表彰。

第三节稳步发展时期

(1976年11月至1999年12月)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动乱。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开始在拨乱反正中逐步恢复正常。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医学科学的春天又一次来到了。

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医院各项工作开始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医务人员思想解放,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医院认真贯彻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即“医院工作三十条”)和《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补充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建立健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整顿和健全科室领导小组,加强了病房和科室管理,建立了岗位责任制,不断改进和提高医护质量,积极开展“学先进、赶先进”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医院管理、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均在整顿、恢复中取得了一定成绩。1978年,医院对组织机构和人员作了适当调整,充实了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院、系结合,医院的名称为:重庆医学院第一医学系、第一医院;恢复总住院医师制,实行医疗工作三级负责制;恢复护理部建制。1979年,医院正式恢复和建立21个教研室,开展各级教师、医师考核和晋升工作。在恢复医疗工作的同时,医院注重关心职工生活。1981~1999年,医院4次调整职工工资,新建职工住宅13栋,面积157600平方米。1978年,重新整顿了医院党的组织,1981年5月医院建立党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1985年9月,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明确党政分工,党委起核心、监督、保证作用。医院对职能部门人员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重新聘任了各科主任和护士长,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走上领导岗位。1989年,医院被四川省卫生厅列入首批分级管理试点单位。医院把推行分级管理作为促进医院基础建设、技术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医院质量管理,提高医院总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使医院管理由传统方式过渡到全面质量管理体系。1990年医院通过了四川省卫生厅医院分级管理专家组的评审,1992年4月经四川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会的最终评审和表决,医院正式被批准为三级甲等医院,为重庆市首家三级甲等医院。与此同时,医院积极参与重庆市卫生系统的百日优质医疗服务竞赛、“白求恩杯”全程优质服务竞赛、信得过医院优质服务竞赛和四川省卫生厅组织开展的“向白求恩、南丁格尔学习,开展优质服务竞赛”等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医院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医院1992年3月,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1993年4月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1991~1992年最佳文明单位。1994年医院成立临床学院,建立院、处、科三级管理体系。1995年9月医院通过全国“爱婴医院”专家组评估验收。1996年11月医院通

过了“三级甲等医院”周期评审。1997年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百佳医院”创建活动,1999年8月被卫生部正式命名为“全国百佳医院”,9月被重庆市卫生局授予“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十佳医院”称号。

二、医院改革

1980年4月医院开始实行经济管理,按照“指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又要有利于挖掘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各科室经济管理考核目标,开展了专科门诊、主任门诊、教授门诊等改革。1983年,进行医院体制改革和新的领导班子建设,院级干部由10人减为6人,科级干部也进行了调整,平均年龄下降。1984年后勤部门试行服务公司制,药剂科、放射科、营养室等医技科室试行半承包和定额超额提成奖励办法;胸外科、外科三病房、外科五病房等临床科室试行经济责任制和定额超额提成综合办法;行政科室试行岗位责任制。

1985年,召开医院首届职工代表大会,民主推荐院长,同年9月实行院长负责制,成立院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院进行各种改革尝试;着手进行各科室定编、定员工作,开始试行聘任制及新招工人合同制。1986年开始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成立了医院职改领导小组和各级评审委员会,组建了职改办公室。1987年全面进行职改工作,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调动职工积极性,1986年医院实行了多种技术经济责任制,一是定员工资包干的经济责任制,二是半承包经济责任制,三是定额超额奖技术经济责任制。1987年12月医院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深入讨论了医院改革方案,以总收入、总支出为核算标准,较好地解决了超时劳务报酬问题和医疗工作、教学工作奖金上的差异,进一步调动了医、护、教职工的积极性。1988年1月成立医院改革办公室;2月,14070平方米的新门诊教学大楼正式投用,成立了门诊管理小组,取消了门诊限额,实行各科全天应诊,分级挂牌门诊;同年还成立院质量控制小组,拟定了病房医疗质量管理计分方案,定期组织医疗质量考评。1990年8月改革办公室更名为质量控制办公室。1991年在原来的“以收抵支、创收奖励”的基础上推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分配制度上破除平均主义,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益挂钩的原则,拉开了分配的档次,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1996年11月,医院开始建立门诊网络收费系统,1998年建立住院网络收费系统,既适应了现代管理的需要,又提高了工作效率。1999年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新班子对职能部门及业务科室干部相继进行了调整,以强化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理顺关系,调整各类人员结构,行政、后勤、业务科室试行部分人员转岗分流,在全院范围内清理并裁减临时工作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临时工开支;开始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改革;完成后勤物资采购中心的组建,集中采购、管理、核算后勤供应物资。

三、医疗业务发展

1.业务科室

1981年增设B型超声室。1987年新增设烧伤整形科、急诊科和老干部病房科、人工肝病房。1990年增设肿瘤科、家庭病床科。1991年成立肾病专业病房。1999年重庆市眼库在医院成立。至1999年12月,医院有28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6个重庆市医疗中心。

2.病床数和门诊


1977年医院开放床位650张;1985年开放床位700张;1989年医院编制床位增加到800张;1991年医院开设二病区综合病房,床位数又有增加;1995年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251张;1998年编制床位扩大到1300张,开放床位1412张。1976年以后,医院逐步健全了各临床专科门诊,加强了对门诊工作的管理,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年门诊量始终保持在40万人次。1987年新门诊教学大楼正式启用,取消了门诊限额,实行各科全天应诊,分级挂牌门诊,增设了体外反搏门诊和心理咨询门诊。1996年在专科门诊的基础上建立了专家门诊,由正、副教授应诊。1999年医院门诊和急诊量达到67万人次,住院病人25540人次,手术7933台次,病床使用率91.82%,平均住院日14.64天。

3.医疗新技术开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医务工作者自觉地刻苦学习,钻研业务蔚然成风。1977年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达到全国先进水平。1978年1000毫安X线机和人工肾投入临床使用,普内科开展超声心动图检查。1979年开展同位素彩色扫描、免疫检查、肺心病闭合气量测定。1980年开展逆行胰胆管造影、黑光治疗银屑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接着又开展主动脉瓣加二尖瓣置换术,居西南地区领先地位,达到全国先进水平。1981年开展肾移植术。1982年神经外科与放射科合作首创经股静脉插管行海绵间窦造影术诊断微小垂体肿瘤,并开展了经蝶窦作微小垂体肿瘤切除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7年成功开展西南地区第一例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肿瘤。1989年在西南地区率先建立疼痛门诊和病房。1990年眼科开展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1991年率先在四川省开展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治疗近视眼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3年4月普外科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标志着医院微创技术的开始。1996年泌尿外科恢复开展肾移植术。1998年内分泌乳腺外科专业成功完成西南地区第一例双侧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麻醉科率先在重庆市开展无痛人流。1999年3月成功实施首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麻醉科于1999年在西南地区率先提出建立“无痛医院”。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至90年代末,医院加大了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购置了直线加速器、磁共振成像仪、全身CT、ECT、数字减影诊断仪、彩色多普勒心动扫描仪、体外震波碎石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能麻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功能呼吸机、脑电动态分析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6376台,总价值1.04亿元,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依据。在改善医疗设备的同时,医院积极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心肌梗塞救治、心血管及脑血管病症治疗、癫痫病治疗、腹腔镜手术等方面享有较高声誉,在传染病、寄生虫病、喉癌、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的诊断和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医疗环境改善

1987年,面积为14070平方米的新门诊教学大楼正式启用,病人的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门诊和急诊人次逐年上升。1991年新建了面积2400平方米的综合病房楼,10个科室病房设在楼内,医院病床拥挤的情况略有缓解。1998年4月,肺科及感染科病房大楼建成,建筑面积5590平方米,床位200张,病人就医环境又有所改善。随着病人量的增加和病人对就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医疗用房和环境已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1998年,一栋现代化的外科大楼工程经重庆市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

四、教学和科研

1978年,重庆医学院对附属医院实行院、系结合,医院成立了医学系办公室,负责医院教学、科研工作。1979年,医院承担了21门课程、418名医学生的在校教学工作。20世纪80年代开始承担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任务,90年代承担计划生育医学专业的教学任务。1994年2月成立临床学院,开始承担临床医学(含儿科医学)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至1999年底,医院承担了21门课程、1485名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设教研室21个,有博士授予点7个、硕士授予点21个。

1987年以前,医院科研工作由医学系办公室负责管理。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医院传染科刘约翰教授出席大会,医院的《妇产科学》编写、裂隙灯角膜显微镜研究、“7505”临床及实验研究、卡那霉素研究等6个科研项目获大会奖。1980年6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人工肝研究室、血吸虫病研究室。同年12月经四川省卫生厅批准成立呼吸系病研究室、临床药理研究室。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医院科研工作的蓬勃开展,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势在必行,1987年12月医院科研管理与教学管理分离,正式成立科技科,并建立和健全了科研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医院科研工作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1988年普外科刘正家、郁解非发明的人工肛门气囊获四川省科技发明金牌奖;1989年吴祖尧主持研究的“猪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纯化及其生物生化特性的研究”获四川省卫生厅一等奖;1989年经皮穿刺阴囊内输精管结扎术获四川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进入20世纪90年代,医院科研工作围绕“建学院、创特色、出成果、争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建立了重点科研启动基金和中青年科研启动基金,进一步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得到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沈鼎烈教授等人的“对抗癫痫药物(AED)的基础及临床应用”1995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7年,唐承薇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董为伟教授的“脑血管病防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至1999年底,医院设有研究所2个、研究室13个,有全国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重点学科3个,获各级科研成果奖203项,1999年获得的各级科研经费达200.99万元,创建院以来的新高。

第四节跨越式发展时期

(2000年1月至2007年)

迈入21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国家全面启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国家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对医疗卫生政策的调整,医疗市场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医疗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医院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目标管理,更加重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医护质量、科研水平、教学工作等,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把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品牌效应的重要工作,加强对全院干部和职工的教育,使之增强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及危机意识,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转变了观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医院各项工作得到跨越式发展。

一、医院改革

2000年医院加快了人事制度改革步伐,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裁减临时工,调岗分流,加大经济核算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医院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医疗管理制度。2001年完成后勤人事体制改革,实行定编、定岗、定员,机构和人员得到精简,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逐渐增强。同年,营养食堂的后勤社会化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入,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对食堂采取企业化管理,实行经理聘用制,签订聘任合同。建立了洗涤服务中心,更新设备,改变传统的洗涤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2002年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实行社会化。2003年医院全面实施聘用合同制,建立以聘用制为核心的新型用人制度,实现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对科室未聘人员及减岗人员进行妥善的分流安置。同年,门诊大楼、新外科大楼的保洁工作实行社会化,病区清洁实现专业化管理。2004年医院全面进行数字化医院建设,至2007年初,医院已建成HIS、LIS、RIS系统,下一步将建立PASS、OA、PACS等系统。

二、医疗业务发展

1.业务科室

2001年新增重庆市医疗中心5个,2002年新增重庆市医疗中心7个,2003年新增重庆市医疗中心3个,2005年新增重庆市医疗中心1个,使医院的医疗中心达22个,涵盖了医院医疗的大部分学科。2004年6月,高压氧舱投入使用,使医院对疾病的治疗手段更加完备。2007年,医院有32个临床医疗科室、6个医技科室、9个ICU。2001年受李嘉诚先生资助,建立了以三峡库区贫困群众为服务对象的“流动医院”,同年,受李嘉诚先生资助免费为贫困山区晚期癌症病人进行镇痛治疗、心理辅导、生活指导的临终关怀机构宁养院在医院成立。

2.病床数和门诊

2000年医院有编制床位1300张,开放床位1420张;2001年医院取消了综合病房,各科床位数重新进行了调整,实际开放床位1133张;2007年开放床位增加到2100张。1996年建立专家门诊,经过10年的发展,专家门诊已涵盖30个科室、77种专科专病。2000~2002年,医院年门诊量保持在60多万人次。2002年医院在重庆市率先开展中午不停诊门诊,极大地方便了患者。2003年医院门诊量达到77万人次,2006年门诊量突破100万人次。

3.医疗新技术开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医院从适应医学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出发,大力开展器官移植、微创外科手术、介入治疗、辅助生殖等高、精、尖技术,并从2000年起每年在医院开展新技术的评审,使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提升了医院的综合实力。2000年普外科成功实施重庆市第一例甲状旁腺移植术,2001年成功实施第一例肝移植术,特别是2006年医院实施换肝术的女患者冯婕怀孕并顺利生产,创下重庆市首例、全国第4例的纪录,表明医院肝移植技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2004年11月血液内科成功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005年10月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效果,2000年普外科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胰管取石术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和内窥镜甲状腺切除术,同年9月,胸心外科开展胸腔镜下肺修补术;泌尿外科开展前列腺电切术、膀胱肿瘤电切术等;神经外科开展神经导航、脑室镜的微创手术;骨科开展脊柱和关节镜微创手术;耳鼻喉科开展鼻内镜、纤维喉镜、等离子刀、电磁导航等新技术;妇产科利用宫腔镜开展子宫切除术等。介入治疗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医院开展了冠脉造影术,冠脉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二尖瓣狭窄的球囊扩张,动脉瘤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颅颌面肿瘤动脉内植泵介入治疗及其他肿瘤介入治疗等,均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2002年1月辅助生殖中心首例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获得成功,标志着医院的辅助生殖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006年2月辅助生殖中心通过国家卫生部人类生殖技术准入审批。

4.医疗环境的改善

2003年11月18日,投资1.5亿元、配套设施先进齐全的现代化外科大楼正式启用。该楼建筑面积41800平方米,设病床800张。外科大楼的建成标志着医院病人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同年10月,一站式服务的体检中心成立,当年即接待体检9583人次,至2006年体检量达到53245人次。2003年12月,医院对原外科大楼进行装饰改造,2004年5月内科病房全部搬入其中,设置床位900张,病人的就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2007年4月,投资2.69亿元,集门诊、内科住院部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大楼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该楼建筑面积64820平方米,并建有建筑面积17637平方米的2层地下停车库。门诊部配手扶电梯8部,设有118个就诊间;采用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数字电视、导诊咨询等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内科住院部配垂直电梯11部,设有床位813张,内设中央空调、中心吸氧、中心吸引,至此,病人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有了根本改善。2003年2月医院在璧山县青杠镇购置土地51.5公顷用于建设医疗护养中心。至2007年3月,该工程前期拆迁工作已完成,正进行总体规划。2005年4月医院在北部新区购置土地约16公顷,2006年2月经重庆市卫生局批准,用于建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脑血管分院;同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该院建成综合性的国际医院;2007年1月经重庆市卫生局批准,更名为金山国际医院。

三、教学和科研

2000年医院开始承担七年制临床医学(含儿科医学方向)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近几年来又承担了麻醉学、护理学、临床医学(救援医学方向)、医学影像、口腔医学、卫生事业管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等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2007年,医院承担的临床教学任务有七年制临床医学(含儿科医学方向)、医学检验、五年制临床医学、儿科医学、临床医学(救援医学方向)、医学检验、计划生育医学、临床医学(生殖医学方向)、麻醉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口腔医学、卫生事业管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英语专业(医学方向)、信息管理(医学卫生方向)、成人教育临床医学本科(专科、专科升本科)、成人护理专科及留学生教学等近20个专业和专业方向、不同层次的临床教学任务。2005年首次承担尼泊尔留学生的毕业实习任务、6名法国留学生来院实习任务。2004年首次承担了对临床学院所属系、专业共计33个班次1446名学生进行全面管理的重要职责。2003年建立了内科技能实验室、妇产科技能实验室、急救技能实验室等3个临床技能训练实验室。2004年开展专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05年在重庆市率先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学员)办法(试行)》,招收“社会人”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2007年医院有教研室22个、教学基地13个。

2000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医院新增内科学博士点1个(包括心血管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传染病、血液病、呼吸系病、肾病、风湿病),新增急诊医学、口腔临床医学2个硕士点。2003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新增外科学博士点1个(包括普通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烧伤外科、野战外科)。2005年临床医学一级学科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博士点,涵盖其下所有的二级、三级学科,大大拓宽了学科覆盖面。2007年医院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8个,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153人。2002年医院科技论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第29名,首次跻身全国30强之列;同年,创办医院第一本杂志《内分泌外科杂志》,2007年1月获准国家刊号,正式对外公开发行。2003年医院科技论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第25名,2004年医院科技论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第22名;2004年医院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第26名,2005年排第24名。2002年医院首次获国家“863”高技术项目资助1项,2004年获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至2006年底,医院设有研究所3个、研究室13个,有全国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十一五”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下含二级学科18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6个,取得各级科研成果259项。2004年医院获得的各级外向型科研经费达1014.79万元,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此后连续几年医院的科研经费始终保持在1000万元以上,科研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版权©20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电话:023-68811360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326号    渝ICP备12004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