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再谱新篇”
——重医一院召开老领导、老同志与师生座谈会庆祝重庆医科大学校庆60周年
“从上医到重医,我不后悔”“我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重医”“人在艰苦的环境下才能成长”“重医最重要的精神是严谨,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9月12日上午,605会议室,气氛热烈、温馨感人。60年前满怀医学梦想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远赴重庆建设重庆医科大学(以下简称重医)的数位先驱前辈及部分重医培养的第一批老专家,正与医院中青年教师、学生、新进职工代表分享建校、建院初期创业奋斗的历史,畅谈对学校、对医院发展的期望。值此重庆医科大学校庆60周年之际,重医一院召开的此次专题座谈会是老中青重医人的难得聚会,不仅是一次分享、一次激励,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
“从上医到重医,我不后悔”
“我把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重医,来重医,值!”精神饱满的王福荣教授首先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满是稻田的袁家岗,一切从头开始,吃了很多苦,但从不后悔,看到重医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取得辉煌得成绩,非常激动和欣慰。“从上医到重医,我不后悔”,已经92岁高龄的凌永和教授,讲起自己从上医到重医的辗转经历,内心感慨万千,“在重医学习生活了58年,非常留恋学校、留恋医院”。声音洪亮的卞度宏教授抢过话筒激动地说道,在重庆虽然艰苦,但正因为艰苦的环境成就了今天的我,“来重医是我最幸福的决定,从不后悔”。
“人在艰苦的环境下才能成长”
“来的时候,医院是一个大土堆,四周都是农田,当时看到这样的情景非常难过”凌永和教授的回忆将在座的人拉回到了当时一片荒凉之地的重医,然而他们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为学校、医院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为这片土地注入医学的灵魂。“人在艰苦的环境下才能成长”“吃苦越多,前景越大”“医生,不应该只考虑金钱,更要看重医学事业”“做一个好医生,要多在临床实践,对患者要有责任心”……在场的所有人聚精会神的聆听着老领导、老同志们的谆谆教诲。
“重医最重要的精神是严谨,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我不能搞特殊,占用患者的资源” 张仪端教授回忆起左景鉴院长的教诲,非常感慨。那年重庆的夏天非常炎热,年迈的左院长家里没有安装空调,他们就瞒着左院长把一间有空调的病房腾给他,左院长住了两天后,发现事情原委,坚决要离开,说我们不能搞特殊。马映雪教授回忆钱悳院长的故事时说道,“钱悳院长治学严谨,对学生非常严格,查房时,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就会生气地把病历掼到地上”。她说,钱悳院长严谨的作风、科学的态度、无私的情怀深深地影响着他们这一代,应该好好地传承下去。座谈会上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以钱悳院长为代表的老一辈创业者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执着追求、开拓进取的风范,是重医60年发展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正是在这样的精神引领和激励下,才能从当时繁华的上海来到百废待兴的重庆,才能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尽职履责、坚守岗位。严谨求实是重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希望中青年教师要做好爱校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创业历史,并把重医精神一代代延续传承下去。
老领导、老同志对学校、医院艰辛的创业历程如数家珍,对学校、医院各项事业取得蓬勃发展倍感骄傲,同时对学校、医院未来发展更是关心关注。凌永和教授、王其南教授、郑履平教授、陈宏础教授等围绕师资建设、教育教学、人才队伍、精神传承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在座的中青年教师、学生和新进职工动容于老领导、老同志们在学校、医院创建历史中所做出的无私奉献,被他们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高尚情怀深深感动。教师、学生和新进职工代表们表示,必将继承重医风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负前辈所托,凝炼和传承重医精神,做不负前人、不负母校的优秀重医人。
座谈会上,校党委宣传部代安琼部长介绍了校庆60周年筹备及开展情况,任国胜院长向老领导和老同志汇报了医院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代表医院党政班子,向老领导、老同志们对医院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肖明朝副院长主持座谈会。
(院办 张峰 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