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8日,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2023年全国听觉及平衡医学学术会议在重庆渝州宾馆成功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6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黄志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吴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胡国华、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组长余力生发表致辞。黄志刚教授表示,学会的成立将有力推动听力与平衡医学的发展,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吴昊书记希望与会者们能充分利用这次会议,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胡国华教授和余力生教授鼓励大家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为推动听觉及平衡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黄志刚致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吴昊致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胡国华致辞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组长余力生致辞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主会场外,另设立了3个分会场,共涉及210个学术报告。会议全面覆盖了听觉及平衡医学的各个领域,为与会者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学习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大会除设置专题报告、听力耳聋专场、眩晕专场、耳鸣专场、青年专场等传统板块,同时也设计了多个特色板块,如“生声不息”内耳神经疾病病例演讲、中国听力师职业化之路论坛、听力与言语康复理论教学体系与建设改革、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校际协同及共享模式创新等板块。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听觉及平衡医学专家和学者们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听力学和前庭医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听力与言语康复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在本次会议的特色板块——中国听力师职业化之路论坛上,两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任王秋菊和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郭玉芬建议到,应建立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人才考评体系,并设立相应的职称晋升制度,为我国听力大健康事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此议题引发了在场30多位专家的热烈讨论,大家就如何推动听力师职业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王秋菊主任、郭玉芬主任在中国听力师职业化之路论坛上发言

▲康厚墉教授主持听力师职业化之路论坛
在本次会议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作为协办单位,充分展现了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参与了多个环节的讨论和交流。康厚墉教授在《听力与言语康复理论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圆桌讨论、中国听力师职业化之路专场讨论会等板块担任主持,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见解引导讨论的进行。同时,康厚墉教授还在多场论文大会发言中分享了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钟时勋教授主持了多个专题报告,展现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在听力学与平衡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此外,科室钱怡副主任医师,江黎珠、陈弢博士,胥正艳主治医师;听力室雷艳副主任技师,宗小芳、王倩滢、潘小燕、马国庭、孙平技师;研究生吴林穗博士,范肖霞、赵旭旭、戴光炆硕士,听言本科生余虹呈、郭欣悦、袁贵杰也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论文发言,充分展现了医院耳鼻咽喉科在听力与平衡学领域的实力。



据悉,鉴于近年来听力学和前庭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听力与前庭医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于2022年牵头成立了全国听觉及平衡医学学会,本次会议为首次举行的全国性线下会议。大会为听觉及平衡医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促进了各高校、各医院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为推动我国听觉及平衡医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撰稿:江黎珠
审核:钟时勋 康厚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