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医学人才的研究意识和科技素养,重视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实践,2021年12月22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隆重举办首届“长江医学创新论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罗勇、副院长罗天友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院内外呼吸科、精神科、骨科等众学科专家,合作公司,以及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参加本次会议。院长罗勇致辞指出,医学与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关键技术的突破,乃至国民健康水平整体提升,从来都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本次会议作为医院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的有效举措之一,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能够充分激发医疗人才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会议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上午举行科技创新论坛,下午举行转化医学研究与成果推介。
在上午举行的科技创新论坛会上,感染科作为抗疫研究第一线,对新冠核酸复阳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增加了大家对新冠病毒的新认知。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肺结节与肺癌早诊早治、全程管理模式”和“4D呼吸介入体系”进行了相关介绍。作为重庆市独家肺结节管理工作室,该学科建立了肺结节与早期肺癌绿色诊治随访管理通道和正式的MDT门诊,创建了肺结节诊疗一体化手术体系,创新实施患者宣教管理模式。同时,该学科提出了治疗支气管胸膜瘘(BPF)的重要技术——室(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堵瘘技术,研发出启发式气道定量分析软件(HQAA),完成了全国(含港澳台)首例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技术、全球首例海博刀技术诊治气道肿瘤。
精神科提出了青少年情绪多维预警及平台构建,推广到社会心理服务。神经内科提出了微生物-肠-脑轴(MGB)概念,旨在解析抑郁症的关键菌株和调控抑郁症的分子机制。老年科在肌肉减少症领域做了深刻探索,通过老年综合评估、临床、基础医学等研究,在危险因素筛查和肌少症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发掘上做出了许多成果。
骨科提出了国际首创改良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件化、高效率、全过程管理模式。血管外科提出了治疗髂静脉压迫合并急性血栓的PMT/CDT联合支架植入术。肾脏内科提出了Mother-Child技术在中心静脉闭塞病变再通中的临床应用,从而提高开通成功率。
讨论环节中,各学科专家和在场专业人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交流,相互碰撞思想,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研究方向。
在下午举行转化医学研究与成果会开始前,罗天友副院长讲话强调,要积极加强院际合作牵线搭桥,充分参与打造环重医创新生态圈建设,深度挖掘可转化科技成果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医疗新技术、新诊疗方案的转化和应用于临床工作,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老年科提出了以记忆门诊为核心的认知障碍全程管理模式;神经内科提出了研究脑出血的CT新征象;检验科介绍了呼吸危重症相关感染的生物标志物。
重症医学科的新型多功能无创正压通气面罩、呼吸内科的气道打开体位自动调节装置、骨科的硬组织生物材料和新型钢板等创新成果让在场所有人眼前一亮,实现了智力成果的成功转化。
此外,康复科和放射科充分将新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床应用和5G+AI赋能智慧医院影像云的运用。
这些成果都是在不断的科学研究与实践中做成的,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营造出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为进一步加强院企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在各位讲者介绍成果后,特邀重庆医科大学环重医生态圈创新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北京普瑞迈迪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爱序康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重大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与我院部分成果负责人黄桃、杨相梅、陈力学、陈国俊、康厚墉、杨玉成、李琦、杨丽等举办了一场面对面推介会,共同探讨科研成果转化事宜,以期更多高质量成果转化应用于实践。重庆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科兴资本运营总监周曼提到:“附一院的科研成果转化事业,我们定不遗余力,鼎力相助!”
本次会议作为“青年科技创新文化节”重要活动之一,充分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医院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加强企业与科技人员的联系,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在愉快的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企业和科技人员表示会后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和人民群众,为患者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