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李启富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Metabolism发表了脂肪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 Association between fat mass and mortality: analysis of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d lifestyle modification。该研究基于大样本队列人群,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及生活方式的交互作用等分析,揭示了全身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内分泌内科胡金波、陈香均为共同第一作者,李启富、杨淑敏为共同通讯作者。
随着肥胖症患病率的逐年攀升,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备受关注。既往有研究提示,相对于正常体重,脂肪含量过少或过多均会增加死亡风险,但也有研究显示,超重或轻度肥胖并不增加死亡风险,甚至降低死亡风险。目前,对于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尚缺乏定论。
团队基于UK Biobank大样本队列(n=449,831),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评估全身脂肪含量及其死亡风险的关系。研究人员首先联合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多基因风险评分(PRS)及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分析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脂肪含量和全因死亡之间具有线性因果关系(图1),表现为脂肪含量每增加1kg/㎡,死亡风险增加8%。随后研究者采用生物电阻抗测量脂肪含量,分析其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即脂肪含量过少或过多死亡风险均增高(图2A)。
(图1)
(图2)
孟德尔随机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基于该方法的分析结果显示的脂肪含量和全因死亡之间呈线性因果关系,而在改用传统的脂肪含量评估方法(生物电阻抗测量)后,线性关系就消失了,提示传统方法可能受到混杂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生活方式是重要混杂因素,其严重影响了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在生活方式较为健康的人群中,脂肪含量与全因死亡的关系呈线性(脂肪含量越多,死亡风险越高),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中,脂肪含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增加死亡风险(图2B)。
该研究首次基于基因分析探讨了脂肪含量与死亡风险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对于全身脂肪含量偏少的人,存在“健康的瘦”和“不健康的瘦”,但对于脂肪含量过多的人而言,不存在“健康的肥胖”。该研究对于生活方式指导下的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的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