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首页 > 公众版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沉痛悼念重医一院创始人之一王其南教授

2017-01-05 来源:重医大附一院宣教科 浏览:
字体:

杏林书奇传 大医精诚染

——沉痛悼念重医一院创始人之一王其南教授

2017年1月2日早上6时15分,著名传染病医学专家、重医一院创始人之一、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其南教授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他奋斗一生的山城重庆、永远地离开了他贡献一生的重医一院,享年88岁。根据王其南教授生前意愿,他的丧事一切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举行告别仪式,遗体立即火化。他的家人坚持遵行其遗愿,当天早上9点20分,遗体就火化了。骨灰盒放在书房的书桌上,没有任何装饰。书房依旧保持其生前的样子,仿佛他从未离开过。他的骨灰将待其夫人钱韻兰百年之后,一起撒向长江。那时,这对志同道合、伉俪情深的夫妻将沿着滚滚江水,从他们播散青春和热血,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的重庆,回到他们生长、学习,寄托无数乡愁的地方——上海。

一代精诚大医、一代杏林传奇王其南教授,以如此质朴、简单的方式向世人告别,亦如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兢兢业业的一生。

扎根西南 奉献一生

1952年盛夏,年轻的王其南手握浸满了数年汗水的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文凭,从当时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该学院系与美国费城医学院联办,学生毕业则获得费城医学院博士学位),开始了其从医生涯。刚毕业的王其南不久就被派往北京医科大学热带病学专家钟惠澜处学习,同时从事住院医师工作。考虑到当时上海学术环境要好于北京,王其南婉拒了北京数家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的挽留,申请回到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从事内科治疗工作。1956年,华山医院成立传染科,王其南医师开始正式从事其为之奉献一生的传染病事业。

1957年,刚升为主治医师的王其南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与360多名医教人员来到了山城重庆,在一片荒地上建设新生的重医,用短短几年的时间,构筑了当时颇为完整的医教框架。当时重庆的条件非常差,但王其南毅然选择了留下。作为开拓者之一,王其南教授为重庆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他开始担任重医一院传染科副主任,1983年任主任,全面负责重医一院传染科以及传染病学教研室的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其担任重医一院传染科主任期间,重医一院传染科于1979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首批传染病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81年被评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83年评为首批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1985年,四川省教委批准重医一院成立传染病寄生虫病研究所,王其南教授任副所长、1994年任所长。1989年重庆医科大学传染病学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首批重点学科,1995年成立博士后流动站。

悬壶济世 救死扶伤

“请记住你首先是一名医生!”王其南教导他的学生把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放在第一位,而他一直也是这样做的。1958年,重庆市大专院校响应政府号召开赴农村支援秋收,返城后,不断有学生出现高烧、咯血等症状,王其南凭借其深厚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表现第一时间考虑为钩端螺旋体病,后将标本送到实验室检验,结果证实他的判断十分准确。王其南与其他医务人员一道参与抢救,并及时向卫生局通报。由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快速而准确地展开,挽救了许多学生的生命。作为传染医学方面的专家,王其南除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在疑难杂症和罕见病的诊断与治疗上也是硕果累累。

20多年前有一则报道这样写到:日前,重医一院成功救治一位罕见“新型隐球菌败血症”患儿。患者是3岁幼儿,在两岁多时不明原因出现全身黄疸,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平脐,血白细胞增加到三万多,每天发热40摄氏度以上,生命垂危,在其他医院就诊两月余始终查不出原因,后来经重医一院感染科专家王其南教授会诊,诊断为十分罕见的“新隐球菌败血症”,由于高热40摄氏度,严重的毒血症,孩子随时可能因感染性休克或高热惊厥死亡。当时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只有两种,并且毒性都非常大,一般没有经验的医生很难把握,但在王其南教授和黄文祥副主任等医生仔细讨论病情,制定详尽治疗方案后,决定采用最新的抗真菌药——脂质体两性霉素。治疗两周后,孩子体温降至正常,黄疸减轻,食欲开始恢复,40天后康复出院。

王其南教授离休后,仍不忘医生的职责,当遇到疑难重症病人时,总是亲临一线指导。2008年汶川地震第一例疑似气性坏疽飞行员送来重医一院抢救,在王其南教授的亲自指导下,该伤员不仅保住了生命,而且保全了患肢,并重返蓝天。之后,科室其他人员参照王其南教授的经验,先后成功救治了22名汶川地震气性坏疽伤员,创下了零院感、零截肢、零死亡的奇迹。

潜心科研 硕果累累

在建国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初,对于一名传染病学的科研工作者而言,科研是一个神圣而沉重的话题,并不仅仅是呆在实验室做做实验那么简单。他们不仅没有科研经费和补贴,常常为获得第一手资料,还必须亲自下乡。王其南曾徒步行走于各村各寨之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对疾病进行调查、研究和治疗。正是对科研的专注,对学识的执着,王其南教授和其他老一辈传染病学专家一道,积极参与传染病的科学研究与防治,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多数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被消灭或得到有效控制。如经典的鼠疫、霍乱、血吸虫、疟疾、伤寒、流脑、乙型脑炎等已经被消灭或在大、中城市消失。感染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从第一位下降到第四位。

王其南教授是中国艾滋病研究的先驱者。1981年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王其南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1985年在瑞典举行的第一届世界艾滋病大会。1987年王其南教授进行重庆地区艾滋病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当前世界上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我国艾滋病毒的高危人群——性关系紊乱者进行研究,为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及时监测艾滋病在我国的传入和流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其南教授还是中国抗感染药物临床研究的大师。自70年代开始,在他的带领下,重医一院感染科开展硝硫氰胺、硝硫苯酯、阿苯达唑、左旋吡喹酮、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90余种新药临床及药理研究,部分药物为国家“七五”、“八五”攻关新药。

教书育人 身体力行

对学生能动性的推动和激发是王其南教书育人的主导思想,但并不意味着对老师作用的忽视。学生总是以老师为榜样,老师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这一点在医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为人师表中任何一点懈怠和疏忽都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仅仅是教育责任心的体现,更是对生命的珍视!

基于这一教育理念,王其南一生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而对自己要求则更甚。正是在他的辛勤培植下,许许多多医界精英从这里走出,有主导一方,服务于民者,有漂流海外探索深造者。对于自己培养的学生,王其南看重的只是“尽其所能,尽其所用”。

王其南去世后不久,他的许多学生在网上发表悼念文章,寄托自己对恩师的思念。上海华山医院潘孝彰说:“王老师博览群书、英文水平以及严谨的学风,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的人格魅力更令我折服。”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卓超写道:“20年前入科时的一份伤寒病历被王老师批评,成就了我严谨对待病史和查体的习惯。记得2003年博士毕业时,被老师叫到家里去,他对我说‘你首先是一名医生,然后是一名教师,最后才是一名科研人员’,老师10多年前的话至今犹在耳边,一直指引着我成长。”重医一院罗涛写道:“作为王老师的关门弟子,他在我心中一直是传奇一般的存在。他老人家80大寿时,他刚刚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虽然只会用两个手指慢慢地戳键盘,但这并不妨碍他追求新知识的脚步。”学生缓缓叙述着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仿佛他仍在眼前……

60年前,风华正茂的青年溯江而上,播撒爱的种子;60年后,白发老人驾鹤西去,留下一生传奇。六十年风雨一轮回,再过几个月,王其南教授亲手参与创建的重医一院就将迎来六十周年华诞,虽然他没能亲眼看到那一天,但他的赤血丹心、淡泊名利,他的无私奉献、兢兢业业,他的一世传奇、一生智慧,将永远留在重医一院人的心中。

(撰稿:龙利蓉 周芳 审核:黄文祥 罗涛)

上一篇: 重医一院召开2016年加速康复外科多学科(ERAS-MDT)年度座谈会

下一篇: 重医一院神经内科开展癫痫患者心理干预援助项目(重庆)第十一次活动

关闭

版权©20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电话:023-68811360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326号    渝ICP备12004889号